来源:人气:1000更新:2023-08-24 00:02:15
好的悬疑片常有,但好的庭审片却不常有,即将在本周五上映的《最后的真相》无疑令人惊喜,不仅填补市场空缺,在内容质量上也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囿于电影的长度和法律案件本身的复杂度,在两个小时内包罗万象未免强人所难,所以主创放弃了宏大叙述,用112分钟讲好了一个庭审故事:落魄律师丁义峰接到一桩看似证据确凿的“铁案”,他决心以“无罪辩护”东山再起......
《最后的真相》基调并不是很“正”:甚至可以说全员皆“恶人”,但它逻辑缜密,悬念迭起,并借传统公案小说的内容,结合当下的社会话题,发人深省。
结局的“不圆满”并非这部电影最可圈可点之处,这部电影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恰恰是浓墨重彩地刻画还原真相的“偶然”与“艰难”。
(以下剧透预警)
公案小说的延续
POST WAVE FILM
《最后的真相》在人物刻画方面,有很多传统公案小说的影子,比如《九品芝麻官》的包龙星、《审死官》的宋世杰、《毒舌律师》的林凉水……
这些贪财附势的主人公,因为某些缘故而洗心革面,试图弥补过往错误,并不惜一切讨回公道的过程,就本质上而言,可以说是个十分典型的道德故事。
本片也是从丁义峰的失意人生开始,初出茅庐的他,因揭发自家律所黑幕而被全行业封杀,郁郁不得志蛰伏多年。六年未碰官司的律师丁义峰,后来经导师推荐,重出江湖,接受了一个看似是铁案的援助案件,成败在此一举,他的人生能否逆风翻盘,全靠这个案件了.....
案件并不复杂,按摩女金喜妹在一次服务中与客人马双喜发生口角,两人进行缠斗撕打,金喜妹随之将其杀死。
丁义峰通过多次走访询问,发现了案件中的诸多疑点:受害人马双喜是一个“情绪不稳定”、“暴力”的“老骗子”,马双喜有可能在案发时企图强奸金喜妹,而金喜妹杀死马双喜的行为或许是出于自保。
因此,丁义峰主张金喜妹反杀被害人马双喜,属正当防卫,但面对丁义峰提出的辩护策略,金喜妹却予以否认,并表示不存在强奸,只“一心求死”。于是,丁义峰通过调查、辩护一步步展开案情,接近“真相”。
当然为了赢,丁义峰也采用了一些非常规做法:庭外买通记者散布操控舆论、要挟被告人金喜妹合作“你不懂法,我可以教你”、扬言“为了赢,还是要上点手段”......
金喜妹“苦情女”的形象逐渐被建立起来,一个处在社会边缘的女性,不仅要应对“恶汉”的喜怒无常拳脚相向,还要为儿子毛卫卫的植皮手术,拼命挣钱四处奔波......这种弱势被告的身份设置也在法律之下为人物蒙上悲情色彩。
同时金喜妹与传统通俗文学或戏曲中受冤的女性形象颇为相似,她们都处于“被言说”与“被拯救”的状态中,诸如《窦娥冤》中的窦娥、《孟姜女传说》中的孟姜女、《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以及《十五贯》中的苏戍娟......
电影在前半部分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符号化的人物印象,来加强表达力,将律师和被害人两位重要角色以他们最具有“熟悉感”的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
即便金喜妹也有因遭客人羞辱,在舞池抄起酒瓶暴击客人的“前科”,但观众对她的同情也大于苛责,认为金喜妹肯定是“正当防卫”,甚至“认同”丁义峰的“非常手段”。
并理所当然地认为,接下只要看丁义峰如何通过调查、辩护、庭审一步步为金喜妹“翻案”就好。
意料之外的反转
颠覆想象
POST WAVE FILM
当然,案情进展的也异常顺利,没多久金喜妹就在法庭上翻供称,马双喜要强奸自己,才选择反抗,失手杀人。丁义峰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也迎来了事业的巅峰……然而,案情随之急转直下,发生了第一重反转,真相也变得扑朔迷离。
首先,是丁义峰在赢得官司的胜利之后,面对助理“为什么金喜妹突然改口供”的疑问,他则表示“用了什么方法不重要”,似在暗示丁义峰利用的手段并不正当,案件仍有疑点。
其次,金喜妹与被害人马双喜之间的关系浮出水面,两人的感情并非“强迫”,而是确有“真情”。马双喜也并不是 “恶汉”,他甚至提出了可以用房屋拆迁补偿款,帮助金喜妹的儿子毛卫卫做手术……
但不料,拆迁款被马双喜的女儿骗去还债,毛卫卫的手术费没了着落,检方也因此将嫌疑人锁定在了毛卫卫身上。而此时金喜妹再度翻供......
真相大白之时,再度颠覆观众的想象,原来是丁义峰利用金喜妹对毛卫卫的爱,逼她以强奸之名与自己合作,作无罪辩护,一句“你不想活,我就逼你活下去”也道出了最后的真相。
最初,人设、文本和细节都被预先设定,然而最后却完全颠覆了。
导演运用电影前半部分的暗示和伏笔,逐步揭示角色背负的秘密,从而实现了一个从彼此不信任到和解的完整过程,还借鉴了好莱坞法庭片抗辩式诉讼的庭审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庭审本身极强的冲突性与紧张感融入影片的叙事张力之中,在现实与戏剧双重层面获得观赏价值。
金喜妹的人物设定上也一反“恶女”与“苦情女”的刻板印象,将她刻画成 了一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同时她包含着坚强、疯狂、温柔、善良、绝望等多重层面的情感。
而她身边的人无论是辩护律师还是儿子,无不想要利用她,只有外人眼中的“恶汉”马双喜真心实意地为她着想。或许,面对被压迫、被蔑视的命运,“发疯”成为她获得救赎的唯一途径。
闫妮也在电影中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层次和复杂绝望的内心世界,作为电影的灵魂人物,她成功地把握住了人物的状态。
通过微妙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达了角色数次翻供时 ,内心的挣扎、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无论是角色的欢笑还是眼泪,闫妮都能准确地捕捉到每一个情感的细微变化,令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历程。
她与涂们诠释至暗时刻下的真情,不仅让故事变得复杂曲折,更贡献了泪点满满。
《最后的真相》以“全员恶人”和“悬疑元素”为卖点,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好奇心。
同时,通过对角色的挖掘,探索了人性、道德和良知等主题。
不仅开启观众对司法体系、对社会百态的认识,也让角色们将这些被贴上标签的刻板印象当作自身武器,发出这个时代个体生命的心声。